
振动与噪声是评估船用风机性能品质的两个重要的指标,它们不仅直接关系到船员的居住舒适性和工作环境,过度的振动还可能对船体结构、管道系统及其他精密设备造成损害,而高强度的噪声则会干扰通讯、引发疲劳,甚至影响健康。因此,有效控制船用风机的振动与噪声,是船舶设计与建造中必须攻克的难题。本文将深入分析船用风机振动与噪声的主要来源,并系统地提出相应的控制解决方案。风机振动主要源于机械不平衡、气动激励以及结构共振。机械不平衡是常见的振动源,包括转子(叶轮)的静不平衡和动不平衡。这是由于材料不均、加工误差、装配不当或运行中的磨损、积垢导致的。解决方案在于制造环节严格执行高精度的动平衡校验,通常要求达到G6.3或更高(如G4.0)的平衡等级,确保叶轮在工作转速下残余不平衡量在标准允许范围内。气动激励引起的振动则与风机内部流场密切相关。当风机工作在非设计工况,特别是接近失速区或存在强烈涡流时,会产生周期性的压力脉动,从而激发振动。这需要通过优化的气动设计来缓解,例如采用机翼型高效叶片、合理的叶轮与蜗壳间隙、流畅的进风口设计,以及确保风机始终在其高效稳定区内运行。结构共振是当风机的激振频率(通常为转频或其倍数)与风机本身、基座或相连管道的固有频率重合时,产生振幅急剧放大的现象。解决之道在于进行结构动力学分析,通过改变支撑结构的刚度、增加阻尼或调整风机转速,使系统的固有频率避开主要的激振频率。相较于振动,噪声的产生机理更为复杂,它是空气动力性噪声、机械噪声和电磁噪声的综合体现。空气动力性噪声是风机噪声的主要成分,由涡流噪声和旋转噪声构成。涡流噪声是叶片在空气中旋转时,其后方产生紊流涡旋引发的宽频噪声;旋转噪声(离散噪声)则是叶轮周期性打击空气质点产生的,其频率是叶片通过频率(转频乘以叶片数)及其谐波。降低气动噪声的核心是优化通流部件的气动设计,提高效率,减少涡流产生。具体措施包括:选择合理的叶轮与蜗壳的相对尺寸、增加叶轮与蜗舌的间隙、对叶片进行掠形或串列设计、在进风口加装导流圈等。机械噪声主要来自轴承运转、皮带传动(若有)以及振动传递到结构件产生的辐射噪声。选用高精度、低噪音轴承,保证良好的润滑,以及采用弹性联轴器或直接驱动方式,都能有效降低机械噪声。电磁噪声源于电机,通常由磁通脉动引起,选择高品质电机并确保电源质量可以将其控制在较低水平。在传播路径上控制噪声和振动同样重要。对于振动,有效的措施是在风机与基座之间安装弹性减振器,隔断振动的传递路径。减振器的选型需根据风机重量、扰动频率及隔振效率计算确定。对于噪声,可以在风机进、出口管道上安装消声器,对机房舱壁和天花板敷设吸声材料,以及采用柔性接管来阻止噪声沿管道传播。综上所述,船用风机的振动与噪声控制是一个从源头激励、传播路径到接收端全方位的综合治理过程。它要求风机设计者、船舶设计师以及安装调试人员协同合作,通过精良的设计、严谨的制造、科学的安装与调试,共同为船舶营造一个安静、平稳的运行环境。
客服热线13852632765
0523-84265396
